练太极拳与骑自行车
太极拳是中国体育文化的瑰宝,是蕴含着东方哲学韵味的生命科学,是中华武术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优秀拳种。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,人际关系复杂,人心浮躁不安,生存压力增大,在紧张忙碌工作之余,希望能够通过参加体育运动,来减轻压力,舒缓心情,修身养性,获得生活的安宁。勿用置疑,多参加运动是放松身心的不二选择,同多数运动如跑步、跳绳、爬山等运动相比,太极拳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,它集道家、易经、传统哲学、人体力学、美学等诸家思想文化于一体,既是体育锻炼,又是文化思维;同时,练习太极拳还不受场地限制,运动强度适中,动作舒展大方,外形轻松柔和,长期练习不仅能够强健体魄,锻练四肢,而内在的还可以起到修身养性,悦乐身心的作。长期坚持锻炼一定能够真正达到高质量的放松心志、陶冶情操的目的。
其实太极离我们并不远,从长期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,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处处是太极,无处不太极。如上下楼梯、走路、骑车、驾车等等,都有太极拳的影子。上下楼梯犹如独立步之间的互换,支撑腿要站稳才能上下顺畅;走路的过程其实是倒重心的过程,内含太极拳的要领。这里我主要把骑自行车的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。
因工作单位离家不远,天天骑自行车上下班成为每天的必修课,加上天天练太极拳,发现其中有许多相通之处,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,太极拳讲究“松、沉、缓、揉”,这骑自行车也是如此,骑在车上上身保持中正,全身放松,空胸实腹,两手轻扶车把,屁股紧贴车座坐稳、坐实,双脚踏实踏板,下肢关节放松即:胯松、膝松、踝松,梢节领劲脚发力,中节定位膝中正,根节松透胯彻松;柔即柔和,蹬车不用拙力;缓即:缓慢而行,不急不愠;沉即意念劲儿下沉,气注脚底涌泉穴;而且骑行起来要有节奏,提膝、踏脚,提膝、踏脚,用此动作要领骑起来毫不费力。平坦的道路上骑行只要上肢中正、下肢放松即可,愈是在上坡路或顶风车时,就用上述要领,松缓沉柔,有节奏地提膝踏足,就会轻松、省劲、不费力。
过去骑车由于全身拙力,时间不长便脸红心跳,气喘吁吁,肩酸腿沉,汗流满面;而现在运用练太极拳的动作要领来骑车,感觉就不同了,不要说是在平坦的路面上骑行,就是遇到上坡路或逆风车,按“四字要诀”骑行也是同样轻松,气定神闲、悠然自得。练太极拳要领对了是“久练而不累、汗流而气不喘”,骑车要领对了也会收到“久骑而不累、汗出而气不喘”的效果。由此我渐渐悟到,不论做什么事,只要要领对了,做起事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效果。
学员 晨哥
2012年12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