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步桩功是习练陈式太极拳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基本内容。张海军师傅悉心讲解多遍,我经过近一年时间不间断的练习,深深地感受到这一项功力训练的妙处,在这里给大家谈一点粗浅的体会,不妥之处敬请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。
一是活步桩功步法。活步桩功的步法包涵了陈式太极拳的步法的基本要领。显著特点就是平行移动,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是要求膝盖垂直于各自的脚尖,上身的旋转是以腰为轴心,下盘走的是膝定位,自然松胯圆档,运动自如。
二是活步桩功重心转换。活步桩功的重心转换都是走的下弧劲儿,这是这项运动健身性重要的一个方面。重心的虚实转换只有裆走下弧才能增强人的下肢的支撑力,才能起到健身的功效。我记得中央四台有一期节目,好像是中华药典。节目中介绍的一位长寿老人平时就经常练习松胯下沉这样的动作,健身效果非常明显。活步桩功的效果我感觉比节目中说的练习方法要好的多。因为它只是我们这项运动中的一个方面,身体的上下运动。
三是活步桩功中意念的要领。一要虚领顶劲,气沉丹田。二是上肢放松。总的感觉就是百会穴要上顶,会阴穴和涌泉穴要有一种微张有感觉,同时尾骨微微里收。整个身体感到非常放松的同时有一种向外撑的感觉,就是外掤感。
四是活步桩功的呼吸。活步桩步的呼吸有两种。对于身体体质较差的人来说可以走立圆。具体来说就是当你抬起一条腿,经过松胯下沉脚落地后,通过上身的旋转将重心倒过去的同时,呼吸的运动线路是走了一个下弧线,也就是半圆。上身接着旋转然后向反方向下沉松胯提腿,将后腿提起,同时呼吸的运动线路是从前向后走一上弧线,通过尾骨里收将这一个丹田内转的圆走完。这个练习方法要求腿的支撑力较小。再者就是连续走下弧。具体来说就是当你抬起一条腿,经过松胯下沉脚落地后,通过上身的旋转和裆走下弧将重心倒过去,然后再通过上身向反方向旋转,再走一裆走下弧将重心稍微后移,最后通过尾骨里收,吸气提肛,裆走下弧将后面的腿提起来,呼吸的线路是连续走下弧线。这个过程就象是秋风中的落叶左右摇摆地落下来,也就是一个螺旋下沉劲儿,比较吃力。
五是活步桩功练习的力度。主要是时间、旋转的角度和低度。这个应该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而定。时间应该是个人感觉腿发颤后三分钟左右。时间短了没效果,时间长自己受不了。旋转的角度可根据自己身体的灵活性而定。开始的时候可以幅度小一点,慢慢逐渐加大旋转的角度。程度以自己上身的旋转不影响膝盖正常垂直找到脚尖为度。运动的高低程度以自己大腿能够承受为益。
六是各个方面的协调性。这个是活步桩功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。上述的几个方面只有协调统一才能达到最佳效果。这个问题可以一项一项练习解决。先对其中的一个方面或者是应注意的事项进行练习。在这一段时间的练习过程中,心中或者说是意念中只考虑这一个注意事项。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完全掌握这个要点后,再解决下一个练功的要求。这个方法看似慢了,其实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(河北邯郸魏县拳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