练“万遍”单势
近段时间练拳、教拳结合海军老师的拆拳视频,通过反复揣摩实验,略有心得,分享与各位拳友,还请多加指教。
1、增加单个拳式的练习遍数。由于我也交了几个人,每次都是改拳后再讲与他们听,有这种机会把套路中的每个式子逼着自己搞得清楚点,每次教人之前我会先看马老师的《拆拳讲劲》一书,再仔细观看海军老师拆拳视频,每个式子都会花几天的时间去研究,去揣摩,去实践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通过晚上自己练习单个式子(50遍,时间不到20分钟),突然感觉到式子之中很多不顺畅的地方变得顺畅了,我也突然意识到有必要把每个式子都要增加练习遍数,练百遍有百遍的体会,千遍有千遍的体会,万遍有万遍的体会。
2、细化发力动作。在练习单个式子时,对于式子里面的每一动都要发力,而且做好检查,是不是会出现头部震荡(耸肩),胳膊酸疼(胳膊用力),下盘力量有没有传送上来,上身能不能松透,有没有脚跟里侧蹬上劲(平常不发力,不容易体会脚跟的蹬劲,也不怎么注意脚跟蹬劲与转腰松垮的配合),有没有与意念做到很好的配合(没有意念的发力动作,给人的感觉比较动作短促,只是在抖动。我观看海军老师的发力动作,给人的感觉劲力比较悠长,无论跑多远都能打的到),有没有与腰部的“蓄、发、收”做到配合。发力动作做的好,也是对自己身体的一种有效按摩,全身都在震荡,就像有人给自己“捶背”(当然这是局部的,大家拳发力是一种全身的按摩),就像马老师书上说的“生命在于震荡”。
3、注意拳式中缠丝劲,动作之中的阴阳,做到“意领形随”。以前练拳没有注重手部、腿部缠丝劲,拳练得很随意,没有注意动作中的阴阳关系,比如头部的虚领顶劲与腰部的下沉没有贯穿下来,手上升与肩、肘、腰部的松沉,肩周手的三节劲的运用,膝盖与脚尖的配合,独立步能否站的稳当。打拳的时候要多注意一下这些东西,可能我们的拳会更好一点,在通过单个式子的锻炼一点一点的练到自己身上。
4、多练喂招。对于拳式中的用法要多练,别人能用的出来,不代表自己也能用出来。对于别人给劲的要练的好,不给劲的也要通过揣摩用出来。如果能把拳式中的每一动都能用的很好,可能也是代表拳式的劲路顺了,我们的拳也可能打的比较规范了。
5、坚持功力训练。功力训练的动作比较简单,练起来较为枯燥,不过确实能长功夫。关键还是要每天坚持的锻炼,日积月累,功夫一点一点的积累出来。
说了这么多,归根结底还是在一个“练”字上下功夫,有老师正确的指导,只有多练,上万遍的练,才能有所长进。
(房洪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