练拳心得 » 【转载】如何真正练好太极拳


如何真正练好太极拳

 

      太极拳修心的过程,是去浮弃躁、修身养性,进而达到“无为无不为”的境界的过程。为什么在追求太极真谛的修炼人群中浅尝辙止、半途而废者甚多?笔者在这里就个人在修炼太极拳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悟,以粗浅的文字与同道共同探讨太极修心阶段的一些问题。

   在学练太极拳的初级阶段,人们往往兴致很高、趣味很浓,而且收效也较为明显。待拳架练到纯熟阶段,人们反而兴趣变淡,甚至有枯燥乏味之感。这个阶段体内的感觉时有时无,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什么体会都没有,这样往往令习者迷惑,难以坚持,容易产生灰心泄气情绪。这个阶段是决定习练者能否登堂入室的重要阶段,也是磨炼心智的关键时刻,此时若能静下心来,平心静气研拳,悉心揣摩老师所授之拳理拳法,循规蹈矩,“勿忘勿助”,日久必会有豁然贯通之感。

   在太极拳练至纯熟后,如何调整习拳心态,从而顺利地度过乏味期呢?这个阶段习练者应该逐步提高养性功夫。太极拳修炼的宗旨是“修心养性、益寿延年”,太极拳的价值应该从这八个字中得以体现。心性得不到滋养,如何领悟太极拳实质内涵?临敌不具备平淡从容的心态,如何克敌取胜?不能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应对一切事物的变化,又如何得以延年益寿?就此,笔者有如下建议:

   首先,习练者对太极拳修炼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。

   陈鑫拳论曰“运用在心,此是真诀”,“身法端凝莫测,收敛精神,别无他诀,心平气和则得”。又曰:“拳之大概即闻命矣,而要打不出神情,何也?曰:此在平居去其欲速之心,如孟子所言,必有事焉而勿正,心勿忘,勿助长焉。”故平素打拳,“临场先去其轻浮慌张之气,清心寡欲,平心静气,招招循规蹈矩。积久功熟,然后此中层累曲折,历尽难境,苦去甘来。妙趣横生,心中有情有景自然打出神情来。要知此皆人力所能为者,至于无心成化,是在涵养,日久优游。以俟其自至则得矣”。

   在练拳的整个过程中,要严格按照松其身、锁其心、定其神的要求,认真盘练拳架,力求做到松、圆、轻、柔、匀、沉、定、静,慢慢就会感觉到整个身心都融人大自然之中,浑身上下像被大气沐浴着一般,进入一种虚无忘我之境界。松柔之极,宁静之极,轻灵之极,舒服之极。此所谓:“沿途缠绵,静运无慌,肌肤骨节,处处开张。”拳景至此,可以观矣:练者情景交融,妙趣横生;观者称奇叫绝,心往神驰,身临其境。

   其次,要有正确的太极修炼观。

   把太极拳修炼当作修心立命之本,当作一项长期工程来做,功从平常中得,拳从自然中来。“入门引路须口授,功夫无休法自修”。如果我们习练太极拳之人,不能达到身心两健,何来体悟,又如何达到“腹内松净气腾然”、“气遍身躯不稍滞”的境界?这些都是从平常、自然中得来的。习练者要把拳理拳法融进拳架,一丝不苟悉心苦研,自然会水到渠成、体悟于身。 不贪、不欠、不丢、不顶,勿忘勿助、松静自然,这是对练拳者心态素质的基本要求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说:晤淡虚无.真气从之;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。以志闲而少欲,心安而不惧……”

  “无念神自清,清而心意定”。心静神定才能体松、气沉、神凝,才能体现太极拳古朴凝炼的风貌。太极拳是一种性命兼修、身心兼练的拳术,故有人称太极拳为神经体操和心理训练方法,只有心志淡泊自在,才能使身心宁静致远,使健康和功夫渐入佳境。

   太极拳的最高表现形式,是精、气、神的高度协调统一下的形体运动,是以内养外、以意导气、以气运身,从而达到身心双修的一门学问;极拳是在松静自然的状态下,静养灵根、内固精神、外示安逸的一门科学艺术。让我们在自然无为、勿忘勿助中去体验太极拳的神奇魅力,觅得夏日之清凉!

    
领悟太极拳
更多联系我们

址:北京市丰台区丰北路46号楼二单元

电话:010-83835651

手机:13716381906

联系人:张老师  


地铁、公交线路: 

地铁9号线、14号线七里庄站下车,出C口,往西200米路南黄楼

公交323, 458, 480, 531, 604, 654, 687, 699, 839, 840, 958, 969, 971, 998, 特7在七里庄站下车。

310, 340, 351, 354, 657, 689, 694, 736, 740840, 913, 959, 981, 115在岔口站下


培训地点:

北京市丰台区丰北路46号楼二单元
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