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资料 » 推手
      太极拳推手也称太极推手、打手、揉手、擖手,是太极拳一种训练方法。即双人徒手体会用力方法的一种练习。太极拳分为:拳架训练、推手训练、技击防身训练三个部分;从太极拳的组成部分严格地讲:推手是检验拳架的方法,是拳架与散打的桥梁。分为:定步推手,活步推手。定步推手注重两人双手、双脚形成阴阳形状旋转--形成一个圆,在圆的运动中演示拳架中的招式,以校正拳架;活步推手:训练肢体灵敏度,沾连黏随不丢不顶。 

 推手方法主要有:,用手臂沾接、捧架对方,筑成防线;,顺势向侧方或向后牵引;,向前挤压,逼迫;,向下、向前推按;,向下牵引;,横向分化或进击对方;,用前臂旋转或肘关节制约、攻击对方;,以肩、背挤压。

推手时,两人手臂相搭,按着一定的程序互相推挽,周而复始,俗称打轮。在打轮过程中,双方力争牵制对方,使其失去平衡,进而趁势将对方发放出去。技术高超者能使对方双脚腾空,掷跌于地,自己却安稳自若。推手双方必须保持手臂沾连不脱,在互相黏随的运转中动摇对方的重心。推手禁用腿法,也不准使用摔跤、擒拿、击打等方法。这与以踢、打、摔、拿为主的散手项目迥然不同。它是一种彼此制约、掌握平衡、刚柔相兼、别具一格的对抗运动。

推手的形式很多,可以分为单推手、双推手、定步推手、活步推手、大捋推手、散推手等。其中最基本的是定步双推手,也称四正推手,练习时双方对面站立,一脚在前,脚步不动,用掤、捋、挤、按 4种方法推揉打轮。活步推手是在四正推手的基础上,两人脚步移动,一进一退,直线往返;也有的两人侧身走成圆形。大捋推手是用采、、肘、靠 4种方法按顺序打轮,因其劲力多为斜向,故又称四隅推手;其脚步移动成弧线,进者3步,退者2步,边走边转,脚步轻快。散推手是两手推挽不拘形式,不按固定程序打轮的推手方法,形式更为自由。推手的运动特点是不丢(脱离)不顶(顶撞),以静待动,以柔克刚,与打太极拳的要领是一致的。推手中的不是静止,而是精神集中,仔细观察,感觉,尤其是通过身体触觉,准确判断对方力量的大小、方向、部位,以便及时做出反应,这叫做听劲。太极推手要求知己知人,后发先至,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,急则急应,缓则缓随,审时度势,因势利导,其基础全在于听劲技巧。推手中的也不是消极躲避、软而无力,而是要求以巧制胜,避实就虚,用小力胜大力。如对手来势凶猛,就要走化旋转,避开锋锐,将对方引进,并使其力量分散,落空,陷于被动,再集中优势出击对方,其劲力迅猛如放箭。推手中掌握这种先化后发以柔克刚的技巧,称为懂劲

  经常练习太极推手,可以锻炼人体反应能力,提高身体灵敏、速度、力量、柔韧等素质。推手与太极拳配合练习,更可以收到相辅相成、均衡发展的功效。

 

    
学习太极拳
更多联系我们

址:北京市丰台区丰北路46号楼二单元

电话:010-83835651

手机:13716381906

联系人:张老师  


地铁、公交线路: 

地铁9号线、14号线七里庄站下车,出C口,往西200米路南黄楼

公交323, 458, 480, 531, 604, 654, 687, 699, 839, 840, 958, 969, 971, 998, 特7在七里庄站下车。

310, 340, 351, 354, 657, 689, 694, 736, 740840, 913, 959, 981, 115在岔口站下


培训地点:

北京市丰台区丰北路46号楼二单元


返回顶部